“别人开心,就是我的幸福” ——记上海市金山区无偿献血、角膜遗体登记捐献志愿者彭亚芳

沈彦菲 程佳域
2024-04-08
来源:中国红十字会

一张四方小桌、几把椅子、一个矮柜、一张挂着薄蚊帐的木板床……寒来暑往,彭亚芳就住在这样一间约24平方米的小屋里,咸菜是饭桌上最常见的主角。50多年来,她省吃俭用,用攒下的积蓄帮助了16名失足青年,资助了11名学生上学,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4位孤老。此外,她还坚持每年无偿献血,共计捐献156次、28000余毫升。这就是彭亚芳,2001—200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、2004年度“全国三八红旗手”、上海市无偿献血白玉兰奖、“金山区优秀共产党员标兵”、2023年第一届上海湾区十佳“金山好人”获得者,同时也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退休工人,她偶尔会笑着说:“交怪宁塞港努‘哚头’。”意思是周围很多人都说她傻,但其实更多人被她的故事所感动。

常怀感恩,初心不改

彭亚芳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市金山区亭林人,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她,从小生活清苦,一家七口挤在一间草棚里,仅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生计。好在有左邻右舍热心相助,时不时为他们一家送去饭菜,温暖了一家人的心。或许正是那时,行善的种子深深扎根在了彭亚芳心里。

12岁时的一天,彭亚芳正在地里劳作,忽然听到河里似乎有女子在呼救。她立即放下镰刀奔去,一只手挽住岸边的树,另一只手奋力抓住了落水女孩。她说:“当时只想着救人,忘记了自己不会游泳。”

18岁那年,彭亚芳与所在单位的其他5人决定共同报名参加无偿献血。经过筛选,最终只有2人成功完成献血,彭亚芳是其中之一。“当时我什么也不懂,觉得能帮到人,所以就想试试。没想到我身体素质好,也算和献血结缘。”彭亚芳说。

22岁那年,彭亚芳父亲突发消化道大出血,急需输血治疗,但她自己是A型血,与O型血的父亲并不匹配。危急关头,幸好当时有4名素不相识的好心人捋袖相助,800毫升血液顺着管子缓缓流入父亲体内,父亲得救了。“我当时就想,将心比心,换位思考,如果以后别人遇上类似情况,我也一定要出手帮忙。而且,人要有良心,懂感恩。”从此,献血、助人成了彭亚芳默默坚守一生的信念。

命运坎坷,大爱无疆

1992年,彭亚芳年仅24岁的儿子在结婚前几天因意外去世。“那段日子,我的脑子一片空白,大概有三个月没出家门,甚至想过放弃自己的生命。”谈及往事,今年78岁的彭亚芳潸然泪下,“在我最痛苦的时候,有许多来自社会的好心人帮助我、陪伴我,让我重新振作了起来。从此,我彻底打开心扉,决心要为更多人做更多事。”彭亚芳把对亲人的无限思念化为了善念,把爱奉献给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。

多年前,在一个寒风凛冽的下午,有人敲开了彭亚芳家的门,想要些东西吃。那人名叫董成宝,来自山东省苍山县,为了给两个孩子凑学费,不得已才上门乞讨。了解实情后,彭亚芳给了他40元还匀了些饭菜,并对他说:“回家学门手艺,有一技之长傍身,就能靠自己工作挣钱。”临走时,彭亚芳又塞给了他100元当作路费。正因有了彭亚芳的开导,董成宝下定决心回到家乡,学得了一门手艺,重新来到上海打工挣钱。期间,彭亚芳对董成宝的两个孩子上学的资助也从未间断。为了表达对彭亚芳的感激,董成宝把儿子和女儿名字中的“良”字改成了“芳”字,希望让两个孩子记住,在上海,有位好心的“奶奶”。他还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寄到镇上,字字恳切:“从今天起,就让我和妻子喊您一声妈妈……”

几十年来,彭亚芳劝导、挽救了许多失足青年,他们也不负所望,走出了崭新的人生道路,有的已步入中年,工作稳定,收入可观,还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;有的成了私营企业的负责人;还有的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,靠劳动致富过日子……此外,彭亚芳也十分关怀老人。得知邻居是一对孤老,生活无依无靠,她就经常上门做饭、做家务,默默服侍17年,为他们养老送终;得知敬老院的老人们洗衣服不方便,她便自掏腰包送去了两台洗衣机……如今,彭亚芳也依然常去敬老院走走,陪伴那里的老人。

彭亚芳还表示,自己和丈夫都办了眼角膜和遗体捐献登记手续,“几年前,我家老头子走了,第二天遗体就送去了。百年之后还能作点贡献,我们俩都觉得很值得”。

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

岁月更迭,几十年的助人不求回报,可曾有一刻想过要放弃?彭亚芳坦言,这么多年丝毫没有过要放弃的念头,“我自己开过8次刀,缝过18针,但现在我觉得自己身体还行,即便有很多人不理解,这条路我还是会坚强地走下去。”虽然物质生活并不富裕,但彭亚芳始终认为,只要能帮到别人,就很快乐,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。如今,她积极参与社区服务,不仅成立了“彭阿姨”工作接待站,凝聚社区骨干力量参与社区建设,还成立了彭亚芳社会帮教工作室,帮助更多需要正确引导和鼓励的青年人。彭亚芳说:“我这一生就奉行12个字:‘知足、珍惜、感恩、无私、爱心、奉献’,别人开心,就是我的幸福。”

接下去,彭亚芳还想致力于遗体捐献方面的宣传,她说:“我想尽自己的力量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。有一个算一个,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遗体捐献的意义。”

在彭亚芳房间的一角,堆着几个麻袋,里面装着一座座奖杯、一张张收据、一叠叠汇款凭证和一封封感谢信……都是她生命中值得回忆和纪念的精神财富。


分享
写下您的评论吧